admin 发表于 2012-10-15 13:10:34

航空产业:民企发展的新天空

也许,世界上没有那个群体对机遇的认识能够超过中国民营企业家。中国非公经济从起步时的一无所有、一穷二白,到如今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量的一半,在这短短30多年创造奇迹的每一个成功背后,不都充满了民企群体对机遇猎犬般的发现、追逐、挖掘和满负荷的使用吗?

  10月中旬,来自全国的上百名民营企业家开始向古城西安汇集,吸引他们的是“第一届中国民营航空产业发展论坛”背后包含无限可能的——

  来自天空的机遇

  天空是令人遐想的。但是从产业的角度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天空”却不能不说是苍白而贫乏的。

  根据中国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9年年底,我国拥有通用航空器997架,仅占全部航空器的13%左右,每百万人拥有不足0.5架,机场70余个,年产值17.9亿元人民币。而同一时间节点下的美国,拥有通用航空器23万余架,约占全国航空器的98%,每百万人拥有743架;通用航空机场1.68万个,约占全国各类机场的96%,产值超过1500亿美元。

  桎梏来自于管制。由于事关国家安全,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执行严格的空域管制,使得在国际上欣欣向荣的通用航空领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唯一没有全面发展的产业空白。

  随着近年来我国航空产业政策的调整,商用大飞机项目的上马和通用航空的兴起,低空开放也开始走上了“破冰之旅”。2004年,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了第130号令即《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2009年底出台的《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措施》等,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曙光。

  2010年8月和10月,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航空产业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和发展,并将加快低空空域放开的步伐,从而为我国突破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带来了机遇。

  在最新发布的《2012-2031全球民用航空市场预测》中,波音预测,未来20年内,全球将需要3.4万架新民用飞机,总价值达4.5万亿美元据空客预测,其中,中国航空市场将需要5260架新飞机,总价值达6700亿美元,中国将成为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飞机市场。空客预测,从2012年到2031年,全球市场对商用飞机的需求量将达到2.82万架,总价值将近4万亿美元;空客同样对中国的民航市场极度看好,认为20年后,中国的国内航空客运周转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航空客运周转量第一的国内航空客运市场。另据中航工业预测,未来20年,中国航空客运、货运周转量的年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8.1%和9%,民用客机需新增4583架,民用货机需新增635架。

  航空产业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据测算,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民机销售额每增长1%,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拉动0.714%。

  与此相对应的事实是,2009年仅世界通用飞机制造交付就达195亿美元,这么巨大的市场,唯独没有中国制造的身影。

  差距和空白不正是机遇吗——

  西安航空基地的厚望

  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实际上也是中国发展现代航空产业所必须借助的力量。

  近年来,以波音和空客为典型代表的整机制造商通过国际转包和风险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势资源,现代航空产业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全球布局特点。我国以大飞机项目为龙头的航空产业,完全依靠我国原有军工力量和国外引进建立我国自主的大飞机供应商体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必须要借鉴波音、空客的发展经验,吸引民营资本的广泛参与,才能建立一个健康的、高效的、富有活力的大飞机供应商体系。

  我国原有的航空体制整体上缺乏竞争活力,航空企业体制改革创新也需要民营资本的广泛参与,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链为载体、以商业性和系统性为基本特征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现代航空产业体系。

  纵观当今世界航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以美国、英国、法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它们的航空产业无一例外地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军民技术紧密融合,高新技术两用化的特征愈加明显,不但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国防实力,而且抢占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保持了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航空产业必须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这就需要积极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到航空产业发展中,加快形成军民良性互动、科学协调发展的局面。

  2010年和2011年,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支持和鼓励民营资本到军工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从而为民营企业敞开了进入航空产业的大门。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约束加大、环境负荷加重的环境下,航空产业越来越成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的绝佳选择。

  五十多年来,在全国航空实力首屈一指的陕西积累的航空产业资产规模、人才总量和科技成果约占全国四分之一,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了首家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2010年升级为目前唯一以航空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经开区。

  西安航空基地成立以来,按照“集群构建、园区承载、专业分工、市场运作”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坚持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以航空产业链构建为主线,以产业集群培育为重点,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加速航空产业聚集。

  目前,通过全产业链构建,西安航空基地已入驻航空及相关企业近500家,其中民营资本占到85%以上,业务涵盖整机制造、航空零部件、航空新材料、机载设备、航空专用装备及设备、航空维修、飞行员和空地勤培训、航空旅游博览等多个领域。一个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能力突出、竞争优势明显、民营资本广泛参与的航空产业集群已初现规模,西安航空基地正在成为——

  民营资本发展的热土

  曾有着十几年高新开发区研究与领导经验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党工委书记金乾生,对民营资本与企业有着极深的认识,在很多场合,金乾生都是民营企业强力推荐者。在中国市场经济的探索、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所以在航空体制创新与发展当中,民企也应该参与其中并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金书记一贯的观点。

  航空基地刚一成立即确立了“市场导向,国际合作,体制创新,军民互动”的发展主导思想,一方面,是打破原有体制的限制,加速推进军工研发制造力量向民用航空领域转移,让资源与要素快速流动;二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民营资本和社会产业资本向航空产业投入,参与航空产业分工。打通了一条通往天空的市场通道,大批民营企业在这里创业发展。目前,西安航空基地已聚集了4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民用飞机飞行模拟器、亚洲最大的飞机防冰/除冰液生产、高性能碳纤维、高强度轻质镁锂合金、高性能挠性覆铜板复合材料、飞机与汽车轮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和民营企业入区。

  9月24日在西安航空基地投产的代表着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国家重大装备项目——40000吨大型模锻液压机项目,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重型模锻液压机是建造大型飞机所需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世界上拥有4万吨级以上、6000万元启动资金,短短几年之间,民间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项目,目前项目的总投资额已达到了8亿元,成为民间资本进入航空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平台。

  西安四方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近二十年历史的电力监测行业知名的民营企业,2006年在基地的撮合和帮助下,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专家柴东朗教授合作,于2010年9月在西安航空基地投资成立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建成我国第一条镁锂合金生产线。新型镁锂合金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塑性、抗腐蚀性强等特点,是当今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可替代目前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铝材及其它铝合金材料,同等大小的飞机结构件,采用西安航空基地入区企业研发的镁锂合金超轻材料制造,能比铝、镁等常规材料至少减重50%,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项目不仅打破了国外同行业的技术封锁,还填补了我国新材料方面的一项空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重点产业振兴项目。今年年底,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镁锂合金超轻材料项目将进一步扩大投入,在西安航空基地建设批量冶炼生产线,预计可达到年产100吨镁锂合金超轻材料的规模,年产值达1.5亿元。

  2012年1月,金乾生书记一行应江浙沪部分民营企业邀请,在上海召开“民营资本参与航空产业座谈会”。会上,金乾生表示,航空产业技术密集、产业链长、集群带动作用大,投资拉动效应强,激发了民营资本对尽快投入通用航空产业的极大热情,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产业,大多民营企业和投资机构还非常陌生,盲目进入有可能给资本带来的巨大风险,有鉴于此,于本月16日召开的“第一届中国民营航空产业发展论坛”,正是对民营企业进入航空产业的市场机会、途径、方式和存在的风险做详尽的说明、分析、洽谈和研讨,解决充满市场活力的民营资本如何抓住机遇、选择合适的模式与航空产业项目有效对接的问题。

  国家重大装备——4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项目于2012年9月在西安航空基地成功投产。

admin 发表于 2012-10-15 13:12:06

:)

wxy 发表于 2012-10-15 21:26:35

     民营企业是航空产业邻域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活跃力量啊!民企雄起!

admin 发表于 2012-10-19 13:45:34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航空产业:民企发展的新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