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空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中国的临空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种新兴经济形态将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在5月23~24日举办的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研讨会上,诸多专家、学者在临空经济未来发展定位及布局理念方面达成共识。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开展航空经济示范区试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一利好政策势必将更快催熟临空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在论坛上表示,大力推动临空产业发展、临空区域建设,不仅是业内学者专家的探讨话题,更应是地方政府打造新经济增长极、发展地区区域经济的重要推手。
目前,传统机场单一建设的模式正在向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的开放模式转变,进而发展成为临空经济区。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副巡视员孙德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共有27个省(区、市)的51个城市先后提出54个临空经济区规划,涉及51个机场。其中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以上的21个机场的所在地区全部规划了临空经济区。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表明了担忧:有些城市对于航空经济区的规划过分拘泥于行政区划,没有将目光放开。另外,还有个别政府确有“跑马圈地”的目的,动辄上千亩地划走土地。
针对航空港区域布局,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认为,首先要科学规划,按照各区域功能定位规范开发秩序,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其次,要建立综合交通体系,发挥民航业的战略先导作用,强化陆空交通高效衔接;再次,要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坚持节约、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通过集聚高端产业,进而集中高端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建设智慧、生态、和谐、宜居的新型航空都市;最后,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民航管理“先行先试”,完善海关口岸等服务功能,加大土地财税等相关政策支持。
据悉,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临空经济都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成都、郑州、重庆、杭州、深圳等地则进入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
“顺义空港区在六环以内所打造的GDP已超过600亿元,占到顺义行政区GDP的50%以上。”北京市顺义区临空经济办公室主任胡杰透露。航空港内的400余家航企及相关产业公司,加上首都机场,共提供了约26~28万个就业岗位,而该区域常住人口仅为24~25万。目前,顺义空港区已从区县型的小开发区,扩展成有国家级、市级、区域级的三级园区。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首都国际机场目前服务设施仍不令人满意,起飞降落太密集,降不下去、飞不起来,所以空域规划要坚持一体化,不能进行行政分割。
此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也成了本次论坛上被多位嘉宾提及的热门议题。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编制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先试试验区。
河南航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真阐述了试验区的国家级战略定位,即要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竞争力强的国际货运枢纽,发挥区位优势,与北上广三地承接起来,成为国际物流货运中心;建设航空经济的产业体系,突破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具有优势特色的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供应链;三化协同,在保证农业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建设智慧绿色的航空港;再次,郑州的航空港不仅是郑州的,更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要与其他机场群、城市群进行多层次的合作交流。飞行总动员航空网(FSAN)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也成了本次论坛上被多位嘉宾提及的热门议题
小说阅读网 大主宰 圣王
河南航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真阐述了试验区的国家级战略定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