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无人机搜救测试成功 65秒激活定位
小鹰——3A一号机,机身结构采用碳纤维材料,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外形设计,都非常先进,而且成本低可靠性强。飞机一升空开始盘旋,就将王某某身上的信标激活了,激活后的信标立即将信号传到了无人机
无人机从收到信号到精确定位读出目标的ID,只用了短短65秒
“高度120,速度95,飞机按数据飞行,一切正常。”昨天(12日),在西岭雪山滑雪场,首次进行无人机搜救测试。现场无人机起飞升空后,工作人员转身前往设在100多米远的地面站。还没走到跟前,地面站的工作人员报告:“目标激活,定位完毕,用时65秒”,现场的专家组立即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这也标志着首次无人机搜救测试获得圆满成功。
准备
雨中调试安装无人机
昨日早上8点,西岭雪山下了一夜的雨丝毫没有停的迹象,测试团队的工作人员驾车出发,运送无人机上山了。
9点,专家团队乘索道上到了滑雪场,由于场地的限制,测试团队只有在露天调试准备飞机。
这时,雨下得正大,海拔近3000米的滑雪场吹着冰冷的风。工作人员找来一块彩条布,几个人用手拉着,做了一个简易帐篷,但大雨还是淋湿了大家的衣服。就这样,测试团队开始仔细安装检查飞机。
11点,天还没有放晴,只是大雨变成了小雨,天空还有流云飘过。飞机安装检查完毕,指挥员决定,各部门就位,无人机准备起飞。
一个身穿黄衣的工作人员身揣信标,悄悄消失在了丛林中。与此同时,机师最后测试飞机的翼襟和尾舵。
起飞
轮子打滑二次起飞升空
11点15分,飞机点火,随着发动机的吼叫,无人机在满是积水小广场加速滑行。
就在现场的人们都以为飞机将要拉起时,飞机突然减速踉踉跄跄转个急弯停了下来。
原来,由于场地湿滑,飞机轮子打滑,起飞受挫。
机师把飞机拉回起点,重新找了一处相对干燥的地方,发动飞机。
只见飞机再次吼叫着,加速滑行50米后,一仰头冲向了天空。
现场,游客都翘首观望,飞机在天空时而盘旋,时而呈8字飞行,甚至在天空玩起了特技飞行表演。
此时,测试团队和专家组已前往百米外设在派出所的地面站。
激活
航拍20张65秒定位目标
专家组还没有走到地面站时,地面站已传出“东经103.19387度,北纬30.704907度,目标已经精确定位,现在正在航拍”的消息。
王某,男,1989年9月7日出生,身份证号5113××××××××××××××,这就是之前悄悄躲进丛林、作为搜救对象的小王的基本信息。
在地面站的电脑上,记者看到,飞机的航线和航迹清晰地在显示屏上延伸。
15分钟后,飞机平稳着陆。几分钟后,航拍的照片已经通过投影仪清晰地显示在银幕上。根据坐标放大再放大,目标王某的身影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目标上空,飞机共拍摄了20张照片。通过调出计算机中的数据发现,飞机一升空开始盘旋,就将王某身上的信标激活了,激活后的信标立即将信号传到了无人机。
无人机从收到信号到精确定位读出目标的ID,只用了短短65秒。
四川登山协会山地救援总队总队长高敏激动地说,时间对于搜救来说就意味着生命,如此快捷精确的找到目标,就是为生命开通了绿色通道,这项技术一旦应用,将是我国山地救援的福音。
新闻链接
签约授牌为生命开通绿色通道
昨天下午,测试团队向专家组做了技术报告,专家组也给出了鉴定结果:项目非常成功,不光可以用于旅游和山地救援,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地质探测、动物监测等。
现场,四川省登山协会与成都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给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无人机救援支队授牌。成都理工大学也与西岭雪山滑雪场签订了合作协议,滑雪场将作为无人机测试基地。高敏说,无人机参与救援终于起步了,救援队将在实战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努力发挥无人机的先进优势。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