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通航产业的“黄埔军校”
中国通航产业经济与应急救援高研班结业典礼暨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经济高研班在北京大学举行
文/齐崇峰 明星
2014年8月31日,中国通航产业经济与应急救援高研班结业典礼暨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经济高研班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
(首期中国通航产业经济与应急救援高研班学子结业典礼照片)
为了顺应我国“低空”开放的新形势,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民用航空领域改革发展的有关精神,积极推进国内外通用航空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这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由北京大学工学院与欧美同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北京大学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经济高研班”将在2014年的10月25日正式开班。课程将聚集海内外相关通航领域产业机构、通航制造业、航空医疗与应急救援运营管理部门的政府管理者、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授课。
会议当天,北大通航教育长、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徐昌东,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孙智利,空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乔泰阳,总后卫生部原副部长、国务院深化医改专家傅征,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北京大学数字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前总工程师曲国胜,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副院长、教授于耕,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王杉,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胡乔叶,以及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秘书长、北大通航秘书长齐崇峰出席了此次会议。
自2014年3月至今,首期中国通航产业经济与应急救援高研班的三十多位学子们在北京大学收获了与通航产业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会议结束后,他们将奔赴祖国各地,为了心中的通航产业梦想,他们将高举通航产业的旗帜,开始创新与创业的新征程。
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是,2014年10月25日,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将与北京大学工学院合作,共同开设国内首个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经济高级研修班,这是继我国第一个通用航空低空产业经济战略管理班之后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一个国家紧急救援能力的高低是一国软实力的体现,特别是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之时。北大通航教育长、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徐昌东在会上强调,“目前,中国通航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我们能够将通航力量组织起来,创建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非政府紧急救援体系,这将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北大通航教育长、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徐昌东照片)
距离徐会长首次提出非政府紧急救援理论至今,已经有四年时间。在这四年时间里,中国要发展通航产业的道路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首个有关通航产业经济研修班的开设便是其中一个重大的成果。接下来,在通航产业的细分领域,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将与北京大学工学院一道,为通用航空紧急救援领域培养一批高精尖的专业管理人才。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照片)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负责起草过我国多项安全法规,在应急管理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认为,航空应急救援产业是个朝阳产业,是人民迫切需要的产业。而航空经济高级研修班的开设,将对我国通航应急救援产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他还指出,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将出台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专项规划。
“早年前张德江同志就说过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直升机能够迅速赶到事发现场挽救伤员。”闪淳昌指出,在中国,每年因为交通事故伤亡的人数已达几十万人之多。如果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立起来,很多伤员将会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得到救治。近几年来,国内外陆续发生的海难事故也从另一面印证了直升机产业以及发展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孙智利照片)
作为中国首个通航应急救援高级研修班的主办方之一,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孙智利强调,加快我国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
2010年11月,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之后,我国低空领域逐步开放,国家民航局首次将“通用航空规模快速扩大”列入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动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
通用航空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通用应急救援产业,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十年年的黄金发展时期。
北京大学工学院于2010年设立了航空航天工程系,致力于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航空航天材料等的研发,与总装、工信部及其领导的国防科工集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与空客、波音、商飞等国内外航空领域的大公司也建立了良好的科研机制。
而通航应急救援高级研修班的开设,正如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田英一所说,“低空开放后,要想进入通航产业,我们自身需要练好武功,让我们从骨感变得丰满起来。”
(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北京大学数字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前总工程师曲国胜 照片)
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北京大学数字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前总工程师曲国胜在会上宣布了一个好消息,8月28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正是通过了联合国人道主义办公室的认可。这表明,中国应急救援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但是,曲教授同时指出,国内应急救援还需要在宏观调控和标准化方面作出一系列努力。
“在应急救援领域,首先要有一套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其次是熟悉通用航空的资源分布,以便参与到灾难救援过程中,包括对灾害等级的预判、找出灾害发生的位置、哪里是重灾区情况以及救援目标。这对我们发展通航产业非常关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副院长、教授于耕 照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副院长、教授于耕为学员们带来了一项通航技术的成果展示。他希望在通航领域,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成果被研制出来并得以应用。例如此次他带来的技术就可以在雾霾等恶劣天气下,即使前方能见度为零,飞行员也可以准时地将飞机降落在预定的轨道。这类技术可以用来克服由于气象所造成的就救援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问题。这也说明,应急救援虽然是一项非盈利的公益性活动,但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等待挖掘。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王杉 照片)
2014年6月,北京地区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直升机护送一位病患降落到某家医院的屋顶,以便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王杉对此记忆犹新。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已经按照航空应急救援的要求,在医院屋顶建造了可供直升机起落的通航轨道。2014年12月,这家国际化医院将正式营业。如何让飞机通过无线技术,将病患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内运送到急诊室和手术室,需要医院制定一系列流程,对于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应急救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当务之急。
(30日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王杰主讲:国学与智慧人生 照片)
(30日空军后勤部原副部长乔泰阳将军 主讲:弘扬军事文化,促进休闲产业发展 照片)
未来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通航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新兴市场的发展会呈现井喷的态势。徐昌东强调,以商业化手段带动民间的力量,将民间通用航空作为国家航空救援力量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实现政府、企业、个人三融合通利的创新合作,这即能提高国家救援方面的软实力,对创业者来说也是一个名利双收的事业,不仅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也能带动社会的进步。(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 www.claie.org)
飞行总动员航空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