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帖子
- 6391
- 精华
- 13
- 积分
- 18478
- 注册时间
- 2012-2-22
- 最后登录
- 2024-12-25
- UID
- 1
- 帖子
- 6391
- 精华
- 13
- 积分
- 18478
- 威望
- 0
- 金钱
- 12022
- 贡献
- 0
- 注册时间
- 2012-2-22
- 最后登录
- 2024-12-25
- 在线时间
- 1378 小时
我玩的应用:
|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莫斯科市内总能见到拥堵的状况 大城市都有堵车的毛病,堵着急的时候,真恨不得长个翅膀飞过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将这一普通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乘直升机上班。
总理出行常致交通堵塞
据法新社27日报道,梅德韦杰夫发言人季马科娃7日称,为缓解莫斯科交通压力,梅德韦杰夫已改乘直升机从位于莫斯科西郊的家里前往市中心的政府总部办公。
梅德韦杰夫住所位于莫斯科西部高尔基市的郊区,每当他长长的车队经过市内交通要道时,都会导致交通堵塞的发生。为此,梅德韦杰夫改乘直升机上班似乎是为了缓解司机们愤怒的情绪。
季马科娃说:“在天气许可的情况下,梅德韦杰夫总会乘直升机上班。”俄政府并未指明梅德韦杰夫乘坐的直升机为何种型号,但从直升机上印有的注册号码RA-01982可看出,这架直升机是意大利制造的AW-139直升机。
要为领导人建空中走廊
总统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去年10月决定,为避免总统、总理出行时实施交通管制给民众带来不便,俄总统卫队开始考虑让领导人更多使用直升机出行。俄总统管理局局长表示目前正在制定建立空中走廊计划,预计即将实施。
2011年10月31日,时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在会见统一俄罗斯党成员及其支持者时表示,他常亲自驾车,以一名普通司机的身份了解交通状况。
俄副总理已提出了拟发展直升机运输解决首都交通问题。据悉,直升机交通发展规划由来已久,但政府表示,还不打算把直升机作为运送普通旅客的交通工具,因为在莫斯科领空乘直升机飞行是联邦法律所禁止的,只有在严格规定的情况下,如紧急情况、医疗急救和出警才能动用直升机。中新
现状
莫斯科堵车时间世界最长 日均两个半小时
目前莫斯科市常住人口为1200万,各种汽车的保有量已超过400万辆。每天进入首都的800万人流中,很多都是乘汽车。特别是由于私车猛增,莫斯科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莫斯科平均每天堵车两个半小时,为世界最长。据俄罗斯运输部称,混乱的交通状况每年给俄造成高达128亿美元的损失,这甚至超过了冰岛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俄汽车数量仅占欧盟汽车总量的三分之一,但俄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盟其他国家两倍以上,这与莫斯科等城市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和交通拥堵直接相关。
尽管俄政府已多次采取措施解决交通问题,但由于俄道路设施状况在全球排名第111位,再加上公共开支不断减少,情况并未改善多少。据一份研究显示,过去三年间,莫斯科40%的居民有过经历至少长达三个小时堵车的经历,莫斯科每天约有650起交通堵塞事件。
解读
俄领导人出行车队至少5辆车
莫斯科交通拥堵,除了私家车增多以外,政府公务车对交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俄领导人车队是克里姆林宫车队的一部分,整个车队由联邦保卫局统一管理。克里姆林宫车队的车放在秘密车库里,每个车库都有特定编号。车队究竟有多少车辆仍属机密,估计有几百辆。
俄领导人的车队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司机们实行轮流值班制度,没有休息好的司机是绝对不准开车的。俄领导人的车队通常至少由5辆轿车组成,包括队首和队尾的两辆警车,警卫团两名军官乘坐的警卫车以及一辆专门的通信车。俄国家领导人坐的车一般是吉尔防弹车,车重10吨,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无论是手枪、自动步枪还是机关枪,都不能击穿车体和40毫米厚的玻璃窗。
车队的行进速度被称为“总统速度”——每小时140公里,据称不低于这样的速度最能保证车内人员不被击中。总统车队的行进路线一般要选择几条,直到车队出发前才会最终确定并通告有关人员。
展望
各地治堵“降压药”
■新加坡:征收“道路拥堵费”
新加坡1975年起对进入市区的车辆每天收取3新元的“道路拥堵费”,公交车除外。1998年9月新加坡开始实行公路拥堵费电子征收系统ERP,堵车现象大大减少。个人在购买新车时,必须先购买一张有效期为10年的拥车证。
■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
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上班族通常要从家里开车到市郊地铁站或火车站,再换乘地铁或火车进入市区。有车一族的爱车只能“委屈”地停在郊外。而曼哈顿的许多街道,只有持特殊牌照的车辆才能停车上下货和上下客,其他车辆不得停放,否则即遭罚款。
■东京:建轨道交通解决拥堵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是东京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最主要的手段。目前,东京已拥有地铁和城铁线路近60条。东京市民出行80%以上依靠轨道交通。
■芬兰:广播电视播拥堵信息
芬兰交管部门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共同建立了新的交通流量监测系统,将数据发给电视台和电台,提醒司机们绕行。此外,芬兰的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从不晚点,而且几乎是昼夜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