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百宝箱·社区工具·查看新帖·设为首页·保存桌面·手机版

飞行总动员-飞行总动员航空网—Flight Story aviation network—领先的飞行主题社区—航空业界动态—飞机资讯—飞行论坛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SAMPE第十九届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
第 40 届中国直升机学术交流会2024上海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产业大会2024航空数字互联技术大会
2024(第十三届)飞机航空电子国际论坛2024(第十二届)国际智慧机场发展论坛2024(第十四届)民用飞机工业国际论坛2024(第八届)商用航空发动机国际论坛
2024(第四届)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科学技术交流会飞行总动员航空商城淘宝店
搜索
查看: 28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产直升机高原试飞获重大突破 验证最新成果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帖子
6390
精华
13
积分
18455
威望
0
金钱
12000
贡献
0
注册时间
2012-2-22
最后登录
2024-5-23
在线时间
1375 小时

灌水之王 宣传达人 推广达人 热心会员 活跃会员

我玩的应用: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21:00: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鹰是我国藏族人民心中的一代天骄,象征着勇敢顽强、不畏艰险的精神,昆仑山、唐古拉山,雪莲映日;大戈壁、风卷沙,鹰击长空!让国产直升机像雄鹰一样展翅高原,这是几代直升机人的梦想。
U9298P27T1D812852F3DT20141126141945.jpg
  2014年7~9月,由部队和中航工业直升机组成的多支直升机试飞团队奔赴青藏高原,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派出了80多人负责技术和后勤保障,其中AC311A直升机高原试飞团队中70%的队员是年轻人,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到高原。

  中航工业直升机所与青藏高原的交往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直升机所的科研人员曾利用几型进口直升机探索高原飞行经验,此后,他们在海拔3000米左右地区又开展了几次国产直升机的高原试飞。2010年,国产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飞到了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2011年,他们又一举创造了飞跃8000米的新高度。

  2014年的高原试飞,参试单位制定了更高的目标。这次参加高原试飞的单位和人员之多均为有史以来之最。无论是来自部队、主机厂所,还是来自成品厂家的人员;无论是指挥员、试飞员、技术人员,还是服务保障人员,大家为着共同的目标,始终坚持和衷共济、集思广益、密切协作,工作中同心同德,生活上相互关心,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人人都坚守岗位,随时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直升机所主任设计师潘春蛟坦言,相比2011年AC313直升机在共和、玉树等地的试飞,这次要更加辛苦,特别是在格尔木和西藏羊八井,海拔更高,场站条件也更差。茫茫戈壁滩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经常是早上还下着雨雪,中午却出现暴烈的太阳,到了下午,又是狂风大作,变得异常寒冷。高原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参试人员克服了缺氧以及恶劣天气带来的身体不适,感冒发烧、腹泻呕吐等疾病的困扰,甚至地震带来的危险。潘春蛟印象最深的是,从青海共和转场到格尔木的第二天,他们没有休息,早上5时半,他和大家就直奔格尔木东大滩。由于前一天还在旅途奔波,队员都很疲惫,当时只是为了能多睡一会,很多队员连吃早饭的时间都没赶上。在格尔木,潘春蛟和团队成员在连续12天里,每天都是早上5时半出发,午夜时分才能睡觉。他说,人已经极度疲劳,再加上缺氧,晚上根本睡不着,有时疲倦得连晚饭都不想吃。

  9月中旬,试飞团队转场拉萨,为保证拍摄到直升机飞越海拔5231米唐古拉山口的珍贵画面,型号总师武庆中带领摄像人员余晓琨、冯强和司机叶志楠先行到达海拔4700米的雁石坪住下,那晚,胸闷和头痛让他们一夜不眠。“我还是第一次在海拔4700米的地方住宿,那天晚上感觉胸闷喘不过气,拿出随身携带的氧气吸了几口,还是不管用。”冯强说道。在床上辗转反侧一整晚,一行人睡了不到一小时,早上起来余晓琨还发起了低烧。尽管这样,第二天,他们还是蹲守在预定位置,拍下了直升机从头顶轰鸣而过的震撼画面。

  战胜了缺氧、暴热、寒冷、狂风等恶劣天气的挑战,克服了饮食、住宿等种种生活上的困难,参试人员还要面对一系列技术难题。

  赖耀祖是直升机所的主管设计师,大家都叫他“小赖”,他负责的型号是第一次开展高原摸底试飞,而且这也是他的第一次高原之行。在榆中、共和试飞期间,发动机启动问题一直困扰着型号,差点成了型号高原试飞的“命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赖耀祖每天奔波在宾馆和外场之间,早上和大家一起出发,晚上总是最后一个回来。 “看着飞行员们着急,总师们的期待,我感觉压力很大”,赖耀祖说道。期间由于天气变化,加上压力大,他感冒了。经过十几天的努力,最终他与型号总师以及队员们共同解决了困扰多日的难题。
就是凭着这么一股子劲,参试人员行程数万公里,在两个多月的日日夜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上的难题,最终完成了前所未有的试飞科目,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这些成果标志着国产直升机具备了优良的高原性能,验证了中航工业直升机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

  高原试飞团队这种“缺氧不缺精神,吃苦甘于甜美”的战斗作风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方勇亲赴高原指挥协调试飞工作,他说:“我们的试验队是一个团结、拼搏、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的团队,部队的首长跟我讲,看到我们的试验团队都很感动,如数家珍一般跟我一个一个讲了很多感人的事迹,我也非常受感动。”

  这次高原之旅再一次展现了我国航空人“航空报国”的崇高精神,凝结了广大直升机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不畏艰难、自信坚韧、挑战极限”的高原试飞精神,充分体现了我国直升机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挑战极限的崇高追求。

  本次高原试飞不仅圆满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也再一次彰显了我国直升机人“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坚定信念和赶超世界一流的雄心壮志,完美地诠释了中航工业直升机人“使命、责任、承诺、快乐”这一核心价值观。

飞行总动员航空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闭

飞行总动员推荐

飞行总动员®航空俱乐部(FSAC)服务项目
诚邀您加入飞行总动员®航空俱乐部(FSAC) 首家国际国内连锁航空会员俱乐部 加入会员享有的权益:

查看 »

飞行总动员航空qq群微信号

Copyright ©2011 fxzdy.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网站已备案)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安全联盟 关注

平平安安
TOP
回顶部